黄网免费永久网站观看_久久精品中文骚妇内射AV_校园上课H爽文_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江苏“城市病”的防范与治理途径研究时间: 2016-04-15信息来源:杨文娟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江苏省已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各种“城市病”也逐渐表现出来。分析江苏“城市病”的主要根源,结合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提出确定苏南苏北不同的城市发展方向,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可持续化发展的城市生态经济等防范与治理江苏“城市病”的主要途径,以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发展走上健康之路。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病;城镇发展;生态经济
        文章编号:1009-6000(2016)01-0127-04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6.01.021
        基金项目:2014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防范与治理“城市病”问题研究(编号:14LKT38)。
        作者简介:杨文娟,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some urban problems, such as population expansion, traffic conges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ousing shortage emerge gradu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combined with the aim of Jiangsu urbanization,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such as, ori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cities in north and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 constructing an urban system of city blocks, making use of the planning control, speeding up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a sustained-development urban ecological econom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urbaniz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urbanization; urban disease; urba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conomy
 
        “城市病”是指由于经济发展,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人口、工业、交通运输等向城市过度集中,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统称,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迅速发展腾飞,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协调推进城市化,区域发展差别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将江苏建设成为经济高效、空间集约、环境优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示范区。当前,城市集聚效应所引起的“城市病”也逐渐显露出来,更加严峻的空间、资源和环境因素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城市病”的及早防范与治理,也成为促进江苏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1 江苏“城市病”的基本特征
 
        1.1 城市人口迅速膨胀
 
        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吸引农村更多的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定居,而发达经济与稳定的社会环境已使江苏成为全国主要的人口迁移承接地之一,导致城市人口迅速膨胀。2013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已达5090.01万人,是1978年800.77万人的6.4倍,城镇人口比重(64.11%)高出全国比重(53.73%)10个百分点。尤其是苏南地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突破1200人/km2,昆山更是高达1763人/km2[1],并且南京、无锡等城市年末常住人口数均高出年末400多万人,说明外来人口急速增长,城市人口膨胀和集聚明显。
 
        1.2 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增加,带动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各种公共及民用交通工具也快速增长,这给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带来新的压力,尤其体现在交通拥堵、尾气污染、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上。2014年末,江苏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104万辆,净增149.6万辆,居于全国前列。机动车数量增长使得道路资源供求矛盾凸显,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日趋严重,并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县城蔓延。如2014年一季度,南京的拥堵延时指数为2.29,平均延迟时间、平均速度分别为21.74min、24.18km/h,进入全国拥堵城市前10强[2]。交通拥堵不仅会持续消耗汽车能源,增加尾气排放量、噪声,引发交通事故,而且会引起城市社会各项功能的衰退,增加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引发城市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
 
        1.3 城市环境恶化明显
 
        随着江苏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扩大,城市绿地不断受到挤占,各种污染物如废水、废渣、废气、城市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量激增,城市空气污染较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013年江苏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0m2,略高于全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4m2),但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发达的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城市绿地分布较少等各种因素,致使江苏省在2013年立冬日,有6个城市进入全国空气严重污染的前10名,若按《环境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14年江苏省所属13个省辖城市受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国家二级标准。
 
        1.4 城市房价居高不下
 
        近30年来,江苏地区经济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吸引了大量工业投资和人口聚集,城镇用地紧张,住房需求旺盛,高房价问题也日益突出。尽管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多方调控下,江苏房价增速有所缓解,但2015年南京、苏州房价均价均超1万元/m2,张家港、昆山紧跟其后,共同进入全国城市房价排名前20强。居高不下的房价导致相当一部分居民购置新房支付能力偏弱,新增城市人口住房难已成为江苏各城市的重大民生问题。
 
        2 江苏“城城市病”的主要根源
 
        “城市病”产生的最主要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聚过快,使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的匹配度失衡,同时,城市管理落后于城市化过程也是造成城市兵的重要原因。
 
        2.1 经济发展引发人口过度聚集
 
        城市生存必须发展经济,发展产业,不可避免带来人口集聚,对城市承载力提出严峻挑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需求增加、能源消耗加大,而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滞后使各类城市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造成住房短缺、公共医疗卫生设施紧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交通拥堵、生活环境恶劣、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矛盾。同时大量流动人口涌往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不能在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市给予的待遇和保障,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更增加了对城市承载里的需求和压力,这边会导致“城市病”愈加严重。
 
        2.2 城市规划欠科学合理
 
        城市规划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其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反而滞后于城市建设。同时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连贯性、统一性,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并时有行政干预、人为影响,使城市发展处于无序状态,导致“城市兵”问题更加尖锐。如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城市都是行政、商业单中心格局,并围绕这一重心不断向外扩张,使生活区与工作区相距很远[4],导致人们对交通的需求量成倍增长,造成交通拥堵;城市规划未能整合各行业的地下管线,地下管线设计落后,逢雨必涝的城市较为普遍;部分地方企业受利益驱动,不报自建、随意乱建的违章建筑也时有出现,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正常实施,也加剧了“城市病”。
 
        2.3 城市生态环境标准要求低
 
        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增长,部分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上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标准低,疏于建设城市森林、绿地、湖泊,城市公园、市民休闲广场数量不足,对城市垃圾、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也不够积极。越来越多的生活废弃品和工业“三废”造成的空气污染、河流污染、噪音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导致城市从传统公共健康问题转向现代的健康危机,形成新的城市负担,影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世界银行曾对此做出过估算,认为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产力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到5%[5]
 
        2.4 城市公共设施配置失衡
 
        受自然经济条件、工业发展状况和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历史的影响,城市会通过政府与市场机制的运行占有大多数的社会优质资源,如经济、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等,这更促使大量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力纷纷涌入各类大中城市,并且渴望在城市落户生存,从而给城市的公共设施配置带来严重压力,引发各种“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现象。在大量的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过程中,土地对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更加突出,各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地紧张问题,进而引发了房价的不断攀升和各种公共设施配置的不到位。
 
        3 防范与治理江苏“城市病”的有效途径
 
        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发展目标,当前应在现有较高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积极防范与治理“城市病”,突出城市内涵和功能的现代化,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从而使各类大中小城市都得到合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3.1 根据苏南苏北条件差异,确定不同的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苏南地区经济基础良好,城镇密集,乡镇工业发达,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要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原则,实行城市功能互补,优化人口的城乡配置,共享重大基础设施,合理解决众多乡镇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推进小城镇建设,突出整体发展优势[6]。苏北地区工业经济基础较薄弱,城镇分散,人口外向流动大,中心城市少且规模较小,辐射周边城乡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因而要适当政策倾斜,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根据资源优势和原有基础等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吸引人才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其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
 
        3.2 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调控大城市产业,转移部分城市功能,降低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率,间接控制大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同时,将部分苏南城市产业向周边及苏北城镇进行转移,依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合理化,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群结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合理配置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公共资源,调整当前过于集中的人口流动方向和公共资源配置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帮助其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促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7],拉动城市周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需求,缓解中心城市压力。
 
        3.3 树立以人为本、城市治理的理念,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结合江苏三大区域发展实际,确定科学的城市发展布局和质量、数量目标,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加大政府投入,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科学性、指导性,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布局必须科学合理,功能必须宜居宜业,品位必须特色鲜明,产业必须环保高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在大城市形成多个中心城区,突出功能,注重实用,保证每个中心城区内部功能齐全,就业、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切实改善城市的功能分布结构。
 
        3.4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途径的绿色交通体系
 
        推动城市综合管理,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市雨水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地下管网一体化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消防等公共安全设施,改善城镇人居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增加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设置网点,同时加快公共交通设施和城市道路建设,调整和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增加城乡公交系统的长度和密度,尤其苏南大城市应推行具有高客运量的轨道交通,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承载能力,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5 注重特色发展,科学定位城市,创造智慧的人居环境
 
        在各类城市不断发展扩大的过程中,要注重城市的个性特色,科学定位城市,丰富其文化内涵,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开拓就业岗位,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有步骤地转移制造业、重化工业,重点发展服务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着力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挖掘独特的历史遗存、社会文化资源,提炼城市文化的精髓,弘扬城市文化精神,彰显独特的城市形象。加快园林城市建设,创造多样化的空间和景观,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保护传统的文物古迹、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创造智慧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6 加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绿色化、低碳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方向。江苏应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坚持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低碳城市。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自然资源,合理安排城市绿地布局,加强绿化监督管理,坚决杜绝侵占城市绿地现象。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分布,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污染源,降低城市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借助先进科技建城市生态经济,在推动城镇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江苏已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的匹配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失衡,各种“城市病”现象也纷纷涌现出来,尤其苏南地区极有可能进入“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需及早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防范治理措施,构建可持续化发展的城市生态经济,以使江苏省走上健康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14)[Z].2015.
        [2]缓解道路拥堵 南京打出组合拳[EB/OL]. http://www.nanjing.gov.cn/njgov_2014/xxzx/mjxw/201505/t20150511_3300644.html            
        [3]朱颖慧.城市六大病:中国城市发展新挑战[J].今日国土,2011(2):14-15.
        [4]张桂文.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病”和“城市病”及其治理[J].辽宁大学学报,2014(5):18-24.
        [5]警惕高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诟病[EB/OL]. http://www.citure.net/info/20111225/20111225235130.shtml,2011-12-25.
        [6]汤茂林.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反思及战略构想[J].城市问题,2002(1):23-26.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