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免费永久网站观看_久久精品中文骚妇内射AV_校园上课H爽文_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北京十三五发展战略重点思考时间: 2015-11-20信息来源: 作者:wyg_admin 责编: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新的阶段,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可为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对发展理念、思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三五”的战略思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描绘了我国发展的新境界、新蓝图。会议的召开,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前,北京正处在落实“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治理“城市病”的攻坚阶段,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也进入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五中全会的召开,为北京谋划“十三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北京要保持战略定力,全力打好治理“城市病”的攻坚战,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在国家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中走在前列,树立标杆,形成示范。

  一、坚持“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不动摇,打好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城市病”这场硬仗

  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谋划了国家“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战略思路,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国未来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北京来说,落实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是“十三五”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坚持科学发展,着重处理好治病与发展的关系,以适应新常态、落实新定位、迈向新目标为重点,走高端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交通拥堵、人口集聚、功能过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困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治理“大城市病”,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带来了宝贵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能不能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在于打好治理“城市病”这场硬仗,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不动摇,舍得做减法,守得住底线。特别要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严控新增资源在城六区聚集,坚守2020年全市总人口2300万和中心城常住人口下降15%的“人口底线”。

  我认为,从根本上治理“城市病”,还要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可持续城市”。最核心的是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一是空间布局可持续,形成“主城-新城”、“主城-卫星城”的分散化、网络化、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二是交通结构可持续,借鉴东京、伦敦等城市经验,建设以轨道交通体系为主的大容量、低碳化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使用;三是生态环境可持续,要留下足够的绿色生态空间。未来,北京要朝着“可持续城市”方向发展,加快市行政副中心、新城、新区建设,使得整个城市向分散化、多中心、网络化的格局演变。其中,重中之重是做好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理念要从“线跟人走”向“线引人走”转变,从根本上摆脱北京轨道交通补课式、被动式发展局面,真正发挥轨道交通、公共服务引导城市科学合理布局的作用。

  二、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强调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此次,全会把“协调发展”放在仅次于创新的优先位置,足见“协调”理念在“十三五”时期发展中的重要性。

  目前,京津冀区域内城乡差距大,城市之间、地区之间落差大,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十分明显,外来人口中来自河北的占22%以上,既使得周边区域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传统、资源消耗大,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也是造成北京“城市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有利于探索人口资源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路子,又能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与示范。“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北京要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勇于承担、积极作为。

  目前,河北、天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积极性很高,但考虑到资源有限、发展阶段差异等因素,全面疏解的条件尚不具备,现阶段要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突出重点,打造一批产城融合的特色新城、卫星城集中承接,形成示范。一要突出完善区域交通体系。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市郊铁路都很发达,分别达到3650公里、3000公里和2031公里,而北京市郊铁路建设相对滞后。今后,要着重打通北京与河北、天津的断头路,加强大容量、便捷式地铁、市郊铁路建设,努力形成“1小时通勤圈”城市群。二要针对京津冀区域公共服务落差大的现实,探索名院建分院、名校办分校、医联体、校际联盟等多种方式,结合新城、卫星城建设,定向、定点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服务资源有序疏解、均衡化布局。三要加强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合作。积极探索体制创新与政策突破,切实解决产业转移中面临的用地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高科技企业政策衔接与资质互认等瓶颈问题,使企业“出的去”、“留的下”、“发展的好”,促进当地就业,带动区域发展。

  三、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当前,北京科技创新已走在全国前列,仅中关村2014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就超过1.3万家,聚集了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800余家,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市的72%、全国的26.3%,已经初步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今后,北京要深入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一方面,突出原始创新,重点支持“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一批核心、共性和基础性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中关村创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努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同时,积极推进科技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创业服务平台等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四、注重民生改善,着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会议突出强调要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初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善民生就是发展,而且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五中全会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提高到一个全新境界。

  北京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服务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北京人均GDP已达16278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5年的2.25缩小为2014年的2.17,城乡差距略有改善但仍明显存在,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北京要按照五中全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以民生为发展导向,以做好城市服务为核心,不断创新思路,深入推进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切实促进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要前瞻性、系统性地做好特大城市治理机制、模式创新,加快形成与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努力在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