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免费永久网站观看_久久精品中文骚妇内射AV_校园上课H爽文_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城镇体系规划方法优化与实践时间: 2016-04-12信息来源:田健 曾穗平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传统城镇体系规划过于关注物质空间布局,忽略了人的发展诉求,并且指导范围往往局限于城镇自身,忽视了对乡村地区发展的指导,使其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生态问题。研究采用社会生态学视角,通过探索劳动力产需平衡等规律,构建以城镇化区域分类引导为核心、以小城镇发展和非农就业指引为重点、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创新配置为保障的城镇体系规划的社会生态学理论框架,并以日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进行实践,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体系规划理论的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城镇体系规划;新型城镇化;就业平衡
        [文章编号]1006-0022(2016)01-0063-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38009)、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2AZD101)
        [作者简介]田健,硕士,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职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穗平,通讯作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
 
Urban System Planning Improvement And Practice From Socio-ecology Viewpoint
Tian Jian, Zeng Huiping
[Abstract] Traditional urban planning system overweighs physical layout and neglects human needs. Its work focuses on town area and overlooks rural development, which leaves socio-ecological problems unresolved. From socio-ecological viewpoint, the paper studies the rule of demand-supply balance, establishes a zoning guidance centered, small town and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guidance prioritized, public service and infrastructure guaranteed socio-ecological theory structure in urban system planning. The theory is implemented in Rizhao urban system planning.
[Key words] Socio-ecological system, Urban system planning, New urbanization, Employment balance
 

        1 研究背景
 
        1.1 社会生态学视角下传统城镇体系规划存在的不足
 
        社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学科,它将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注重人与环境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1]。城乡空间是人类社会环境的重要载体,将社会生态学视角引入城乡规划,可以通过研究社会生态问题反思现有城乡规划的不足,然后通过创新优化规划方法和内容,解决社会生态问题。
 
        我国经过多年的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规划方法,即在西方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三结构一网络”(城镇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框架,通过对不同层面的城镇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调整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和区域基础设施布局[2]。但传统城镇体系规划过于关注物质空间布局,忽略了城镇化的主体—人的发展诉求,并且指导范围往往局限于城镇自身,忽视了对城镇化的支撑力量——乡村地区发展的指导,使其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生态问题,如劳动力析出与就业不均衡、非正规就业群体难以融入城市、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均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等[3](图1)。
 
 
 
        1.2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与城乡社会生态系统平衡
 
        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城镇化新形势,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应运而生。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为新型城镇化指明了道路[4]。新型城镇化关注人的就业、生活等基本诉求,关注城乡统筹发展[5],这些即是社会生态学的关注点。
 
        城乡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析出水平,析出的劳动力与非农就业空间相互影响,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影响着劳动力生活和非农就业空间的吸引力,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各类元素的相互作用[6](图2)。通过统筹城乡区域空间发展,平衡城乡就业、生产、消费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实现城乡社会生态系统平衡,可以为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生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2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城镇体系规划目标设定与路径选择

        2.1城镇体系规划的社会生态学目标设定
 
        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城镇体系规划方法,应在传统规划对物质空间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进行设定的基础上,增加对社会生态学目标的设定:①加强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指导;②充分发挥县域和小城镇层面对城镇化的贡献作用,促进本地城镇化;③以人为本,满足劳动力就业、生活等各种基本需求。
 
        为实现以上目标,城镇体系规划方法需要在传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在社会生态学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划分城镇化发展类型,针对不同特点的地区,提出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农业发展策略;通过对小城镇产业发展和政策指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小城镇发育和本地城镇化;在城镇化分区指引的基础上,划定劳动力供给分区,并对非农就业空间做出安排,为析出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近就业岗位,优化生产力布局结构;通过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城乡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和生活提供必要支撑。
 
        2.2基于不同区域劳动力吸纳特点的城镇体系规划方法
 
        社会生态系统平衡强调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吸纳特点,通过空间指引相关策略实现本地或就近城镇化。
 
        首先,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的城镇周边区域可以充分利用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产业集聚带动能力和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通过引导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居住、服务与休闲等配套设施,吸引本地及外来劳动力就业。
 
        其次,对于广大农村腹地,由于不同区域的主要农作物种植类型不同,其农业综合效益和劳动力析出水平也会有较大差异。例如,大棚种植是一种高用工量、高收益的种植类型,由于收入较高且全年多数时间用于干农活,因此在以大棚种植为主的村庄,劳动力析出并不明显;粮食种植则是一种低用工量、低收益的种植类型,且每年有较长时间处于农闲状态,所以在以粮食种植为主的村庄,劳动力析出非常明显;林果种植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中用工量、中收益的种植类型,家庭收入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支出,农业种植过程所吸纳的劳动力相对有限,剩余劳动力会选择外出务工,所以在以林果种植为主的村庄,劳动力析出相对明显[7](表1)。
 
 
 
        因此,应针对各区域不同的农业综合效益和劳动力析出水平,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和农村居民点建设模式,从而引导不同农作物种植类型主导下的农村地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此外,对于生态涵养区、自然风光或人文历史底蕴突出的地区,也应当根据其劳动力吸纳特点及特殊的禀赋条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策略。
 
        3 社会生态学视角下城镇体系规划方法的优化
 
        3.1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城镇化区域类型及其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策略
 
        根据不同区域劳动力吸纳方式的不同,城镇化区域类型可以划分为传统农业城镇化区域、高效农业城镇化区域、第三空间城镇化区域和限制要素主导的城镇化区域等多种类型。每种城镇化区域类型根据其自身特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策略。
 
        (1)传统农业城镇化区域是指农业综合效益一般、劳动力析出水平较高的区域,一般是粮食种植区和部分林果种植区。该类地区适宜培育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引导人口向这些产业发育的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实现本地或就近城镇化,其城乡居民点空间建设模式宜为发展重点镇和一般镇,适度保留一般村庄,重点建设农村新社区。在较高劳动力析出水平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2)高效农业城镇化区域是指农业综合效益较高、劳动力析出水平很低的区域,一般为大棚种植区和部分林果种植区。这类地区应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延长产业链条,着重扶持物流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涉农产业发展,形成生产、加工与销售一条龙发展态势。由于大棚种植不适宜机械化生产,同时考虑到农业耕作半径的需要,农村社区建设应谨慎推行,不能影响农业生产;其城乡居民点建设模式宜为适度发展重点镇和一般镇,需要大量保留散布的村庄。
 
        (3)第三空间城镇化区域一般位于产业发展较好的城镇周边区域,这里受城镇产业辐射带动影响明显,城镇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供应使得劳动力聚集、城乡兼业情况普遍存在,人口的聚集促进了现代农村产业的培育和居住、公共服务、休闲旅游等设施的建设。城乡兼业、劳动力析出也为土地流转和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契机。该区域农地应当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及农业观光旅游体验等产品。
 
        (4)限制要素主导的城镇化区域包括生态保护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区域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成为该类区域工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限制要素。该类区域应坚持生态和文化优先原则,鼓励以小城镇为依托,发展特色旅游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由于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一般劳动力析出水平较高,应引导人口向小城镇和县城集中,实现点状集中发展、面状分散保护的格局,并将村镇发展成为特色资源旅游服务设施的重要空间载体(图3)。
 
 
 
        3.2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城乡就业统筹方法
 
        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是平衡城乡就业,实现区域劳动力吸纳平衡和就近就业。在划分城镇化区域类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分析乡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因素,展开对区域内劳动力供给规律的研究,进而引导非农就业空间的布局。
 
        3.2.1城乡劳动力产需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劳动力产需平衡是指农村劳动力的析出能力和城镇就业岗位的吸纳能力相平衡。农村劳动力的析出能力包括劳动力析出比例、季节性变化等,这主要取决于农业种植种类的不同;城镇就业岗位的吸纳能力与城镇产业类型和规模有关,劳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数量和技能水平的要求不尽相同。研究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析出的规律,统筹考虑影响劳动力就业的推动力和拉动力,从而制定城镇就业岗位设置的空间分布方案。
 
        3.2.2城乡劳动力产需分区与平衡吸纳体系
 
        不同区域的劳动力产需情况不同,有些供大于求,有些则相反。因此,应考虑不同农业区域的劳动力转化能力,合理配置产业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城镇就业空间发展指引措施,形成劳动力平衡吸纳体系,从而为城乡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创造条件。
 
        农业种植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劳动力析出的方式不一样。一般而言,在以高用工量种植方式为主的村庄,劳动力会季节性析出;在以低用工量种植方式为主的村庄,劳动力会长期大量析出。根据劳动力析出比例和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劳动力产需分区:劳动力长期供给区、劳动力季节性供给区和劳动力少量供给区。对于劳动力长期供给区,应当安排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吸引人口就近进入城镇;对于劳动力季节性供给区,应当根据其时令特征,灵活安排具有时令变化的产业(如旅游业);对于劳动力少量供给区,应当减少产业进驻,积极推广高效农业和培育产销链条。
 
        3.2.3城乡就业平衡体系与城镇产业空间引导
 
        在城乡就业平衡体系下,从产业空间引导的角度可将城镇划分为3类:①就业吸引型城镇。这类城镇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工业基础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周边地区提供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同时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投入,并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②就业平衡型城镇。对于县城和有条件的重点小城镇,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及其他服务业;对于其他发展条件不足的小城镇,鼓励其依托原有产业基础着力发展涉农类加工业,引导周边农民就近就业。③就业输出型城镇。对于不适宜发展工业的区域,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小城镇发展农产品物流服务业、特色旅游业等,并规划便捷的城乡交通联系方式,引导农民进入周边其他区域进行非农就业。
 
        3.3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社会生态系统平衡要求区域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和规模需满足当地居民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保证稳定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因此,建立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应作为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重要部分[8]
 
        在满足社会需求并考虑可实施性的基础上,适当提升深入广大乡村腹地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三大类、多层级的结构体系(表2):对于全面型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做到设施种类齐全,并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扩大服务半径,方便城乡居民共享;对于基本型公共服务设施,应当秉承分区统筹、多模式和均等化的原则,根据城乡区域分类,提供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要兼顾效益和可操作性;对于特色型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城镇化区域类型,进行特色化配置,如旅游资源型城镇应配置旅游服务中心、客运服务点等。
 
 
 
        3.4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城乡交通和基础设施配置
 
        社会生态系统平衡要求城乡交通应方便居民就业和获取基本公共服务,因此在传统城镇体系交通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城乡公交骨干线和基本线规划:公交骨干线要联系各个市县,构成区域的快速公交骨架;公交基本线连接各个片区、小城镇,覆盖整个区域。在此基础上,发展城乡公交和巴士:城乡公交设置在交通量较大的非农就业集中地区,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联系;城乡巴士设置在人口稀疏、非农就业不足的地区,适应其交通量小的特点。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而是根据乡村社会生态特点和城镇化区域类型,采用适应于每个区域自身特点的多模式适宜性技术。同时,需要计算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成本,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9]。以村镇供热设施为例,通过采用分区分类供热的模式,解决城乡不同类型居民点的真实需求(表3)。
 
 
 
        4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日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4.1日照市域社会生态特征分析与规划目标、路径选择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节点、鲁南经济带的出海口和新欧亚大陆的桥头堡,下辖两区两县、44个乡镇行政单元,市域面积为5359km2(图4)。日照市2013年户籍人口为290万,生产总值为150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8.7∶52.3∶39,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图5),城镇化率为51%,城镇化进程处于稳定快速增长期(图6),社会空间面临整合重构,城乡社会生态问题突出。此外,日照市域内地形变化较大,城镇数量多且类型丰富,农业种植方式及土地使用类型多样,选择日照市域城镇体系作为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理念的实践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意义。
 
 
 
 
 
 
 
 
        在市域范围内开展社会生态学调研并分析劳动力的产需情况,是平衡日照市城乡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
 
        (1)乡村农业种植类型分析与劳动力析出状况。调研发现,日照市的优质粮产区主要集中于市域中部,劳动力析出水平较高;靠近市区分布着一定数量的蔬菜种植区,该区域劳动力投入密集,基本全年劳作,很少外出打工。此外,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市域内还分布着林果、茶叶及中草药种植区(主要位于五莲县、莒县和东港区西部),部分村庄劳动力析出较多(图7)。
 
 
 
        (2)城乡产业、服务设施布局与非农就业现状。根据调研,目前日照市域产业布局没有针对农村劳动力析出状况做出安排,如在一些蔬菜种植区布局了劳动力密集产业,而在粮油产区缺少农产品加工业,使得城镇无法满足析出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需求。此外,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给不足,缺乏就业和生活吸引力,市域中西部析出的劳动力多数选择去外地打工(图8)。 
 
 
        (3)城乡交通和基础设施布局现状。调研发现,目前日照市对外公路交通发达,沈海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分别连通南北和东西方向,石臼港和岚山港吞吐量增长迅速,机场和高铁也在规划建设中。但市域内城乡交通设施不足,市区与县城、主要乡镇之间缺少便捷的交通联系,没有建立城乡公交系统。
 
        根据社会生态特征分析结果,确定日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社会生态学目标和路径:划分市域内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类型,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类型区域的乡村和城镇发展;根据城镇化发展类型在不同区域建立就近就业吸纳平衡体系,促进本地城镇化;分类分级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并根据不同发展区域居民的真实需求建设特色基础设施,为城乡社会生态系统平衡提供有力支撑。
 
        4.2城镇化发展分区指引
 
        在社会生态学调研基础上,为实现社会生态系统平衡发展,需要划分日照市域城镇化区域类型。通过对日照市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识别出快速发展的城镇经济带动范围(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县城周边及沿海地区),划定第三空间城镇化区域;根据对市域自然和历史资源的分析,将日照水库、白马河湿地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确定为限制要素主导的城镇化区域;通过对市域农作物种植类型的分析,识别出不同农业综合效益和劳动力析出水平的区域范围,其中粮油产区主要为传统农业城镇化区域,蔬果产区主要为高效农业城镇化区域,其他产区根据劳动力析出水平差异归类。最终在综合分析日照市域各类社会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划分出城镇化区域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出相对分散的格局(图9)。
 
 
 
        结合日照市自身特点,针对每一城镇化区域类型设计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和居民点建设模式:第三空间城镇化区域在东部沿海重点发展蓝色经济产业,西部莒县和五莲县则突出涉农产业,乡村合理选择土地流转模式,建设新型社区;中部传统农业城镇化区域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引导人口向小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高效农业城镇化区域应延长产业链条,着重扶持物流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涉农产业的发展,保留多数散布的村庄以适应耕作需求;限制要素主导的城镇化区域则重点发展旅游服务设施。总之,合理平衡各类社会生态资源,促进本地城镇化或就近城镇化,避免局部资源紧张或浪费(表4)。
 
 
 
        4.3城乡就业空间指引
 
        在确定日照市域城镇化区域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力产需情况划分劳动力产需分区(劳动力长期、季节性及少量供给区),进而构建城乡就业平衡体系,进行非农就业引导。规划将日照市东部主城区和岚山区作为就业吸引型中心城镇,提升产业服务水平、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是劳动力主要流入地;将中西部劳动力长期及季节性供给区内的县城、小城镇作为就业平衡型城镇,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设置涉农加工和物流就业点充分吸纳非农就业,实现就近城镇化和本地城镇化;将中西部限制性要素主导的区域中不适宜发展工业的城镇作为就业输出型城镇,通过交通设施建设和政策引导居民进入周边就业(图10)。
 
 
 
        4.4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置
 
        为支撑产业发展和平衡城乡就业、生活需求,首先规划公交骨干路串联日照中心城区与莒县和五莲县城,打通从五莲县经西湖镇、碑廓镇到岚山区的公交主线,并规划公交基本线路连接市域主要城镇,在城镇和乡村之间设置城乡巴士,方便城乡联系。然后,以公交可达性为基础,划分主城区半小时、1小时公共服务范围,确保主城区1小时服务区可覆盖莒县和五莲县城(图11)。按照“三大类、多层级”的结构配置日照市域内各类公共服务中心——五莲县和莒县设置全面型中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多种专业中心,重点镇和一般镇分别设置全面型初级公共服务中心、基本型高级公共服务中心,并根据公共服务中心种类及规模差异提出各类具体设施的建设指引。最后,根据城镇化区域类型和每个小城镇资源禀赋差异,在市域范围内统筹配置各类特色服务设施(图12)。
 
 
 
 
 
        市域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居民基本需求为原则,结合城镇化区域类型和就业平衡体系,在不同区域采取灵活的配置策略。以供水设施为例,在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城及城区周边的重点镇采用市政管网延伸的模式,其他区域的重点镇及一般镇(新社区)采用小规模集中供水模式(距离城区较近的有条件的一般镇可采用市政管网延伸模式),距离较近的自然村可以联村供水,间距较大(一般大于2km)的自然村则使用单村供水模式。因地制宜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城乡居民点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结语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城乡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生态问题凸显,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型之一,可以成为解决城乡社会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日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在传统规划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社会生态学目标,研究城乡社会生态系统平衡原理,并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析出特点和变化规律,分区指引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建设模式、产业发展策略与非农就业空间布局,进而灵活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既满足居民的真实需求,又能保证各类设施建设及运营的可实施性。社会生态学内容的加入丰富了城镇体系规划的内涵,契合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增强了城乡规划解决社会生态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社会学中把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看作是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包括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本文侧重城乡社会发展中各元素相互作用的平衡及人的就业、生活等基本需求的满足。
        ②用工量是指一年之中需要在田地里面务农的天数,比如黄桃种植的用工量为30个工/亩,是指种植一亩黄桃按照现在的种植方式,需要一个劳动力一年在地里面工作30个整天。这30天当中,每天需要工作7~16小时。由于农业种植并不需要每天都在田地里面干活,因此使用用工量这个指标可以探究某种种植模式的工作强度。
        ③第三空间是指城市周边乡村地区,有别于城市和一般乡村,其社会经济受城市影响较大,兼具城市和乡村特点,居民兼业现象普遍。
 
        [参考文献]
        [1]毛蒋兴,郑雄彬.社会生态平衡:新时期城乡规划调整思考[J].规划师,2012(12):10-14.
        [2]易斌,翟国方.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与研究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和展望[J].规划师,2013(5):81-85.
        [3]李晓江,尹强,张娟,等.《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研究报告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4(2):1-14.
        [4]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EB/OL].中国广播网,http://www.workercn.cn.
        [5]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2-22.
        [6]龙晔,何华,丁康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空间规划初探[J].规划师,2012(12):15-19.
        [7]谭静,赵明,陈宇,等.淮河流域城镇化进程与环境问题研究综合报告专题三——淮河流域典型农业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R].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8]彭震伟,陆嘉.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 [J].城市规划,2009(5):66-68.
        [9]陈长云.转型时期城乡市政基础设施配置策略研究 [C]//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2.
 
        [收稿日期]2015-11-04